在线配资软件 “冬季第一鲜”贴上了竹笋碳标签
在刚刚过去的春节里,冬笋是浙江人家餐桌上一道必吃的美味。随着“冬季第一鲜”的热销在线配资软件,浙江省杭州市余杭西部山区的“毛竹之乡”百丈镇的冬笋走进了千家万户。与往年相比,今年的百丈冬笋有点儿不一样——冬笋包装盒上粘贴了竹笋碳标签。
据了解,百丈竹笋碳标签是全国首个毛竹笋碳标签,主要由百丈竹笋碳标签字体、每千克竹笋碳排放量、可扫描二维码以及百丈低碳吉祥物“百笋宝”组成。消费者只需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,便能清晰地了解到冬笋在生产过程中的碳排放情况。
一枚小小的竹笋碳标签,不仅承载着百丈镇的减碳成绩单,更传递了该镇在低碳建设方面的创新与实践。
自2021年被纳入首批省市低零碳试点乡镇以来,百丈镇围绕“科学方法算碳,科技赋能管碳,绿色生活降碳,林业经营增汇”4个核心理念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低零碳乡镇建设路径,以实际行动展现着乡村振兴的新面貌。
在低碳发展中,百丈镇半山村与浙江农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,首创村级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案,并发布了首个村级碳中和发展白皮书以及全镇生态系统生产总值(GEP)核算报告。
在半山村实现“零碳村”的基础上,百丈镇将测算工作扩展至全镇6个行政村,跟进发布了碳中和发展白皮书。目前,镇域全口径碳汇量6.6万吨、碳排放量4.1万吨、碳中和指数1.60,GEP达到22亿元。
展开剩余41%基于科学测算方案,百丈镇重点打造了“碳管家”智慧监测平台,通过整合供电、水务、规资等各类基础数据和终端设备采集的数据,形成了村级尺度数字化管碳系统。同时,百丈镇还推出了首个低碳版村规民约和家庭“碳积分”制度。村民们参与践行的碳减排行为会被核算为积分,可以用于兑换生活用品等实物奖励。
此外,百丈镇还着力解决竹林抛荒问题,通过与余杭区文旅集团合作,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全镇域5万亩毛竹林的流转工作,建设启用了全区首个毛竹初级加工点。这一做法不仅提高了竹林资源的利用率,提升了竹林碳汇能力,还为村民们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。2024年11月,百丈镇泗溪村向377户农户发放了首批毛竹林经营权流转补助金,总金额约141万元。
未来在线配资软件,百丈镇将继续贯彻“碳乡融合”理念,进一步建设林下经济示范基地,引进更多竹产业项目,培育竹产业链共富工坊,完善从种植养殖到竹设计、竹文创再到竹文旅的产业链,实现低碳建设与增汇增收的协同并进。
发布于:北京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