专业配资网站 冠心病常用这三类药,改善心肌缺血,减少心绞痛,为心脏减负
人到中年,身体就像一辆跑了几十万公里的老车,发动机的动力虽在专业配资网站,但管道里油垢堆积,偶尔还会“哐”一下熄火。
这个发动机,换成人体,就是我们的心脏。心脏每天跳动十万次,输送血液四五吨,辛勤工作几十年,一旦供血不足,就会像车子油路不畅一样,出现“憋闷”、“抖动”,甚至“熄火”的情况。这,就是冠心病。
冠心病,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。听着拗口,拆开讲就简单了。冠状动脉是心脏的“供油管道”,一旦里面堆满了“油泥”(脂质沉积),管道变窄、变硬,心脏的供血就会受到影响。轻则胸闷、气短,动一动就喘;重则心绞痛,甚至心肌梗死,直接威胁生命。
很多人以为,冠心病只会盯上老年人,事实上,现代人的饮食习惯、生活方式,让它越来越年轻化。
高油高盐的饮食,长期熬夜工作,缺乏运动,再加上抽烟喝酒,都是血管堵塞的“催化剂”。当你还在外卖和烧烤之间纠结时,你的血管可能已经悄悄“老化”了十年。
那天门诊,一个40多岁的男性患者捂着胸口走进来,脸色苍白,额头上全是汗。他是公司高管,工作压力大,常年熬夜应酬,体检查出高血脂但没在意。
最近几个月,总觉得胸口闷,但每次休息会儿就好了。直到那天早晨,洗脸时突然感到胸口像被石头压住一样,冷汗直冒,差点晕倒,才被家人送到医院。一查,冠状动脉严重狭窄,差点就发展成急性心梗。好在及时治疗,才捡回一命。
冠心病的主要症状,你中招了吗
心脏缺血的信号,往往比你想象得更隐蔽,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像影视剧里那样捂着胸口倒下。
有些人表现为胸闷、心悸,尤其在爬楼梯或快走时更明显;有些人则是在情绪激动或者饭后出现压迫感,甚至放射到肩膀、手臂或下巴。有的人以为是胃病,吃了胃药也不见好,殊不知,可能是心脏在“报警”。
改善心肌缺血,减少心绞痛,医生最常开的三类药
1.硝酸酯类药物:扩张血管,缓解疼痛
这些药物就像是“紧急疏通剂”,能迅速扩张血管,改善心脏供血。典型代表是硝酸甘油,很多老病号都会随身携带,胸痛发作时含上一粒,几分钟内症状就能缓解。
但这个药不能乱吃,低血压、青光眼患者要小心,吃多了还容易引起头痛和血压骤降。
2.他汀类药物:降低血脂,防止血管堵塞
如果说硝酸酯类药物是“消防员”,负责救急,那他汀就是“清洁工”,长期服用可以降低胆固醇,减少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。
很多人害怕他汀伤肝伤肾,不敢吃,但实际上,合理服用他汀的好处远远大于副作用。医生评估后开的药,听话吃,比啥都重要。
3.抗血小板药物:防止血栓形成
冠心病患者,血管里的血小板容易“扎堆”,一旦形成血栓,堵住血管,后果不堪设想。
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是最常用的抗血小板药物,相当于“血管润滑剂”,让血流更顺畅。不过,这类药物可能会增加出血风险,胃不好的人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。
除了吃药,这些事更重要
1.戒烟戒酒,血管的头号杀手不能碰
每抽一支烟,血管就会痉挛,长期下来,动脉会变得又硬又窄。酒精也是一样,过量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,增加心脏负担。想让心脏好好干活,烟酒真的要戒掉。
2.控制饮食,别让血脂肆虐
少吃油炸食品、动物内脏、甜食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鱼类的摄入。适量吃坚果和橄榄油,能帮助清理血管。地中海饮食模式被公认为对心血管最友好的饮食方式,值得借鉴。
3.适量运动,让血管保持弹性
每天快走30分钟,或者骑车、游泳,能有效改善心血管健康。但一定要量力而行,别突然剧烈运动,尤其是老年人,避免心脏负担过重。
4.保持良好心态,别让压力拖垮心脏
长期焦虑、愤怒、抑郁,会导致血管收缩,增加心脏病风险。学会调节情绪,适当放松,培养兴趣爱好,心情舒畅,血管才不会“生气”。
心脏是人体的“发动机”,一旦“熄火”,后果不堪设想。冠心病并不可怕,可怕的是对它熟视无睹。当你还在犹豫要不要改变生活方式时,你的血管可能已经悄悄堵上了一层“水垢”。
从今天开始专业配资网站,管住嘴、迈开腿、按时吃药,才能真正为心脏减负,让它继续稳定运转。如果你或家人已经被冠心病盯上,别拖,去医院,听医生的,别等到心脏“罢工”了才后悔。